说起农科院,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神秘,距离我们很遥远的机构,其实咱们许昌就有我们自己的农科院,而且他们的工作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许昌的农科院。许昌市农业科学院位于建安区蒋李集镇,距离许昌城区约有12公里,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简单来说,只有通过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省、国家审定、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才能成为许昌地区农民朋友们种植的备选目标。田香伟是许昌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负责人,笔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小麦育种田里面忙碌着。田香伟告诉笔者,小麦育种田可以说是小麦新品种诞生的第一站。他们需要先在育种田里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突出,或者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进行杂交组合,在经过选择观察,选育出新品种。6年的选育时间内,田香伟需要观察小麦的病害,长势,长相,抗病性,株高等20多项指标,一次观察需要持续10多天的时间,类似的观察记录整个选育期需要数千次,虽然皮肤经常被晒得很黑,但是看到培育出的新品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田香伟说这就是最大的满足。除了搞好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的推广试验也是许昌市农业科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品种展示试验田内主要种植的是最近几年经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七八亩地里面种植了有70多个品种,通过种植展示筛选出最适合许昌地区的小麦品种。几千次的观察,长达10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品种,这个工作真的是既辛苦又伟大。许昌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之初名为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年3月,正式更名为许昌市农业科学院,常年承担科研课题20多项;是河南省农科系统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协同体;承担着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优质小麦示范试验等多项试验内容。拥有“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许昌分站”、“许昌市主要农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称号,先后涌现出许昌市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一批先进个人;荣获河南省农业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讲科学、讲创新、讲道德、比贡献”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和奖励。经许昌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许农5号,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年通过国家审定,且获得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小麦品种昌麦9号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许麦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昌麦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许麦、昌麦15、昌麦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大豆品种许豆3号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并获得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大都品种许豆6号年通过河南省审定,也获得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大豆品种许豆8号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在“三农”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的情况下,许昌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珂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为全市主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将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用行动践行使命,用脚步印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