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不到头的地下隧道凌晨4点的许昌风景你可能见过,但地下22米的许昌景色,你肯定没见过!今天,小编就带你探访神奇的“地底王国”——郑许市域铁路地下空间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有两座地下车站,一个是永昌大道站,一个是许昌东站。制作陈晨我们先来到郑许市域铁路永昌大道站施工现场。永昌大道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一个站台,上行下行两股轨道。永昌大道站施工现场永昌大道站2号风亭基坑(该站设置有两个用于通风的风亭)。永昌大道站工地内,地下车站的最底层为一个体积巨大的方形大厅,其东北角为永昌大道至许昌东站区间左线隧道的入口。这个圆形的隧道,长达.米,横截面直径达到了5.5米。地下隧道(摄于5月份)我们戴上安全帽进入工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步入地下,探访深22米的“地下城”。隧道的走向逐渐拐向东南,其地势也逐渐向下倾斜。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地下区间的4条隧道,走势均呈V字形!在桥隧分界点及两座地下车站,隧道的地势较高;而在隧道的中间部位,隧道处于最低点。桥隧过渡段,郑许市域铁路将由此转入地下。(资料图片)我们进入隧道,踩着泥浆步行向前走,顿时感到一股凉意,仿佛置身冷库。越向前进,隧道内的温度越低。距离隧道口约1公里处,气温低得已经能看到人口鼻喷出的雾气。就在此处,一个大型的钢支架伫立在隧道中,它的后面是一排轰鸣的机组,机组的后方又是一组喷淋设备,不停地向外喷吐着热水。用于冷冻法施工的制冷机组(摄于5月份)许昌的土层为粉质黏土层,含水丰富、稳定性差。为保障施工安全,工程人员采用了冷冻法施工。施工时,工人们在土体内打入管道,让低温盐水在管道内循环,降低土体温度、带走热量。最终使黄土层变为冻土,便于开挖。冷冻法施工中,从土体中带走热量的盐水。(摄于5月份)向里走了一段,我们发现隧道仿佛没有尽头,仅有一条灯带无限向前延伸,像时光隧道般神秘莫测。此外,隧道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晃动的手臂形成重影效果,仿佛动画片的慢动作。在隧道里大喊一声,回音沿着隧道壁传递,绵延不绝。隧道的另一端,连着许昌东站。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近日,许昌东站主体工程完工,附属结构施工已经展开。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全长.95米,是普通地铁站点的3倍。该车站宽度为20.7米,高度为13.9米。这个基坑是许昌东站地下联络通道的建设场地!按照工程设计,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共有3个出入口,其中1号、2号出入口均位于地下车站的东侧,3号出入口位于许州路西侧、航空大酒店附近。为了连接3号出入口与车站主体,必须建设一条下穿许州路的连接通道。这条连接通道长38.5米、宽25.2米、高7米。目前,工程人员正在进行连接通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二期工程浇筑完成的最后一块混凝土顶板。此外,郑许市域铁路许昌东站还将与京广高铁许昌东站站前广场的地下空间相连通。届时,除了3个出入口外,乘客还可以通过站前广场上的出入口进入地下车站。已经完成主体施工的一条隧道间联络通道。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地下区间共设置了4条联络通道,将发挥人员逃生、应急物资存放等作用。目前,已有3条联络通道完成了主体工程,剩下的1条也将于7月底完工。郑许市域铁路高架区间,工人们在工作。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全长33.7公里,是推进郑许一体化的先导工程。截至6月底,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已完成主体工程的车站即将进入装修阶段,地下区间已实现全部贯通,高架区间正进行架梁施工,预计7月份开始进行轨道工程施工。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施工“跑出”了建设“加速度”。相关链接地下空间是用什么贯通的呢?盾构机“许都一号”盾构机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这种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建设。“许都一号”盾构机的刀盘年1月19日,郑许市域铁路建设迎来重要节点——首台盾构机“许都一号”于永昌大道站始发。“许都一号”的刀盘为圆形,直径6.4米,共装有刀片多个,每天可掘进18米。来源: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