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政府9月2日消息,为助推许昌市信息化和城镇化高效融合,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许昌模式,许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实施方案日前印发。
方案明确,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许昌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架构、具有许昌本土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工业互联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为许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助力许昌市打造为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进一步优化助企营商环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造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助推许昌市转变为智能制造、创新驱动的“智造之都”。
许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实施方案
为助推我市信息化和城镇化高效融合,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许昌模式,根据《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许昌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架构、具有许昌本土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工业互联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为许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助力许昌市打造为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进一步优化助企营商环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造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助推许昌市转变为智能制造、创新驱动的“智造之都”。
二、建设原则
许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强化全局思维、需求导向及机制保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技术架构。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大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秉承集约高效、利旧创新、资源共享、市级和县(市、区)联动的基本原则,实现市直各单位之间,县(市、区)之间数据连接、流程联通、业务联动,使业务管理横向到边,职能落实纵向到底,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二)统一架构、整合资源。各县(市、区)智慧城市建设要遵从许昌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技术架构,从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多屏展示层,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安全保障、考核评价等制度规范等,秉承全市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增强“许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妥善处理好政务外网与专线专网、新建鲲鹏云与原有政务云、新建系统与现有系统、共性应用与特色应用、统建平台与分级平台的关系,充分利用全市一体化的云网、数据、共性支撑平台,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集约化、协同化建设。
(三)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在充分完善通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深化应用上,将应用效果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真正发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和实效。
(四)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坚持以政府为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有效的政策、资金引导和扶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基础类
1.城市数字平台。建设基于黄河鲲鹏云、政务云、大数据平台、视频融合共享平台、时空信息服务(GIS)平台、物联感知平台、融合通信指挥平台、能力开放平台的城市数字平台底座,赋能许昌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各个部门共性的信息化诉求进行集约化建设,构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共建共享、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及技术融合。(责任单位: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智慧大脑。建设基于展厅、基础环境系统、大屏、支撑平台、中心库、总体态势及应用专题的智慧大脑城市中心。通过构建智慧大脑中心库,提供城市运行的体征监测、综合管理、集中展示、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服务,实现城市的智慧化运行管理,并应用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民生需求等各个领域。(责任单位: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二)产业类
1.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基于营商助企服务系统、招商服务、兼容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框架下的有我市特色的企业金融服务系统和产业聚合监测系统等的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以企业码为媒介,衔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提高企业融资便捷度,强化企业生态协同,精准监测企业运行状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工作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
2.工业互联网。建设许昌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码解析系统,联合电力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共建许昌市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打通行业产业链及价值链各方面数据和信息入口,搭建许昌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抢占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高地,丰富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形成许昌市电力装备制造产业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民生类
1.智慧环保。建设基于环保大数据、固体废物污染管理系统和环保综合调度中心的智慧环保平台。通过构建智慧环保一张图,集成和展示各类环境监测要素,实现感知数据测的准、实时数据传的快、复杂数据算的清,为许昌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管理与服务支持。(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智慧交通。建设基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系统、智慧停车的智慧交通平台。构建许昌交通运行一张图,依托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实现人群流动与轨迹、车辆来源与去向等监控,为道路、公交规划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路口车流人流量的信息分析,优化信号灯显示逻辑,提高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创新,对城市公共停车资源进行整合和智能化改造,对全市路内泊位、路外公共停车资源进行一体化运营监管,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
3.互联网+政务。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大数据中心资源为基础的“一码通城”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国家和省系统与本地政务服务平台业务联通,数据联动;同时整合本地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及审批系统,实现民众办理政务服务业务简洁、高效,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一码通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