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爷
相传很早以前,端公王衬的西头有一座庙,庙里有个龙王爷。庙院中间那棵大柳树,腰窝有一个大树洞,那就是龙王爷经常在里面休息的地方。紧挨庙房的西山,有一条一人深的路沟。在这条路沟里,常常有人看见龙王爷在散步。
那天,早上还是晴天大日头的,到了傍晚,忽然狂风大作。黑云滚滚,眼看大雨来临,正巧那时候,有个四岁的小孩在路沟里跑着呼喊着,不大会儿,倾盆大雨埋没了小孩的哭喊声,暴雨过后。小孩儿也就无影无踪了。谁知这小孩儿是地主家的小娇宝贝,他们全家找不到孩子,非常焦急不安,唯恐被雨水淹死,绝了后代。
地主差人分头去找结果是不见踪影,地主婆跑到路沟边呆望着半人深的雨水,禁不住涌出两行眼泪,她发疯般地拍打着双腿。哭天叫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全村的人都被惊动了,跑出来看笑话这家地主平常对穷人非常狠心,碰到他的儿子和穷人家的孩子打架,他们家的人恨不得把穷人家的孩子抓死,人们都说这是苍天对他家的报应。
第二天早上有人往庙里烧香,看见地主家的孩子正在菩萨像前玩石子。地主婆听说后赶忙跑到庙里,又磕头又祈祷,抱住他孩子的头大哭起来。她抱起孩子想回家,可那小孩却说什么也不走。这可把地主婆难为坏了,她猛然看见孩子身边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要孩子回去,必须改掉以前的恶习,不再欺辱穷人家能孩子,否则,你的孩子必死。”地主婆答应以后再不做坏事,向庙神磕了三个响头,领着她的孩子回家去了。从此后,她一家人对穷人救济粮食钱财,对穷人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到后来,人们才明白是龙王爷救了地主家的孩子,也是龙王爷教育了不安好心的地主婆。
讲述人:王花园,女,46岁,农民,初中
搜集人:王文静,女,17岁,学生
流传地区长葛石象一带女儿看父
长葛老城城北八里外有个韩庙,这庙里有个火神爷,非常灵。周围的百姓有什么疾苦,只要求助他,他都能帮助人们解脱灾难。
有一年,戏班来这庙前唱戏,有个唱红脸的听说火神爷很灵,他不大相信说:“火神爷再灵,我在他跟前睡觉,他能烧着我的腿,我才服气。”说完就躺下来,刚睡一会,觉得两腿像火烧一样疼痛,急忙起身一看。原来他的裤子着了火,他就连忙向火神爷碰头请罪。随后连夜逃跑,再也不敢到庙前唱戏了。每年二月初五,这前有古会,非常热闹,方圆八,九个村庄都招客。这天,庙前两台大戏,赶会、串亲戚和看戏的人很多。火神爷有三个女儿,她们是风妮,雨妮和雪妮。姐妹三个在古会这天,也和人一样来赶会看父亲。她们三个一来,风、雨、雪一起来,赶会看戏的人恼的不行,人们对火神爷这三个女儿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到庙中烧香磕头,哀求火神爷说服他的三个女儿不要来赶会,火神爷看着百姓们受苦,心里暗想:“我在庙中一世,事事都合百姓的意,现在我的三个女儿出了嫁,她们姐妹们逢会来看我,虽说孝敬了我,但给百姓们带来了痛苦,我一定要说服三个女儿,让她们尽量不来为好。”火神爷想好就把三个女儿叫到庙中,跟她们商量此事。三个女儿听后,心里很不好受。她们说:“父亲把我们从小养大,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连累,现在我们都出了嫁,没机会看望父亲,只有会这天,我们才能到一起聚聚,吃顿团圆饭,说上些心里话,往后不让我们来,我们如何受得了?三个女儿说后哭声一片,火神爷也止不住老泪直流,但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只好忍痛对三个女儿说:“你们的话也有些道理,既然你们都有孝教父亲的心,那我就给你们立个规矩,你们以后不要一块来。风妮每年春天会来,雨妮逢夏,秋季节来,雪妮到冬季来看我就是了,定要记住我的话。要不别怪我不客气,”从此后,每年春季二月初五古会天气晴的很好,风妮来到,春风吹绿庄稼,又不误人们赶会看戏。到了夏,秋季节,人们正热的喘不过气来,这时风妮来到,给人们带来凉爽和愉快,到了冬季,天于地旱,雪妮给麦苗带来了棉被。人们更加敬爱火神爷了,同时也感谢三个姑娘给人间带来了幸福。
讲述人:张万青,男,68岁,农民,私垫
搜集人:冀留章,男,46岁,农民
流传地区:长葛老城一带西天朝圣从前,有个书生叫范占,家中只有老母亲,父亲早年病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勉强过得下去。叫人发愁的是范占的老母双目失明,每天乱抓乱摸,范占看着心里难受,总想请一位高医为母亲治病。有天晚上,范占刚刚入睡。突然飘来一位白胡子老人,对他说:“西天取药.能治母病,”说完就不见了。范占醒来把梦中的事向母亲说后,就打好行李起身了。往西天的路艰难不好走,一会儿大河拦路,一会儿高山阻挡。为了治母亲的病,范占什么也不怕,他走啊走啊,脚、手被树枝刮破了鲜血直流,还是不停步。
人们常说:“人心是肉长的。”范占的孝心感动了西天王母,便派童子下凡去接范占,一一天,范占来到一个村庄,村上有位老人见他那样善良,就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从小就不会说话,你去西天王母那问一问:用啥药能治?”范占点头记住。
范占继续赶路,这天走到一条大河旁,正发愁无法过河,突然水中窜出一条草龙,草龙对范占说:“我被贬下界在这条河里数年,你问问王母。为何不让我上天。”范占点头答应,就把范占驼过了大河。
童子把范占接上西天,王母问他为何来此,范占刚准备说明来意,王母说,只能说两件事。范占只把那位老人和草龙的事说了,而没有机会说老母的病。王母看他老实就给他了六颗珠子,让他给草龙两颗,老人两颗,自己留两颗用,可以长生不老,富贵无穷,范占接到珠子。谢恩后转身回家,按王母的盼时把珠子分给他们,草龙得了珠子上天去了,老人的女儿见了珠子便会喊“爹”。
范占不顾自己,把剩下的两颗又给了母亲,说也怪母亲手捧珠子。眼一下明亮了,范占心中十分高兴,不久,那老汉把女儿送来给范占成亲,草龙按时节往他家地里下雨。母亲操劳家务,夫妻恩爱,一家人安居乐业过得很幸福。
讲述人:张广法,男,47岁。工人,初中
收集人:郭志强,男,29岁,教师
流传地区:长葛东部一常命里有有个村庄住兄弟二人,大的张大、小的张二,父母不幸早年去世,张大性情恶毒,常设计毒害他弟弟,想独吞家产。张二命不该死,他哥哥怎样使毒计,总不能得意。一天,哥哥逼着分家,把好的东西挑捡后,剩下些破烂货扔给弟弟,张二气极地说:“我什么也不要,给我一根棍、一个篮妥啦!”张大听了这话,果真给了他一根棍一个篮,张二栋起来头也不回离开了家门。
一天,他走到大海边,又饥又困,看看手中的篮子和棍棒,心想:“我要这些东西有啥用?不如死了干净。”说罢,他纵身一跃,向大海跳去。可是,他身子一挨着水面,海水就把他托起来,他仍然好好地站在那里,他想:“难道我不该死在这里吗?“于是他又换了个地方,不料一跳进去,海水又把他托起来。他猜测:“我命里有,不该死呀!"”于是他在海里连谢带叫:“命里有,命里有!”
谁知震动了龙官,海龙王大为震惊,忙命虾兵蟹将出来察看。他们冲出海面一看,并没有什么东西在作怪,只有一个青年汉子在跳上跳下的呼喊:“命里有,命里有,”虾兵蟹将蜂拥到跟前把他拦住道:“你叫什么命里有?在这里跳什么?”“命里有,命里有!”张二好像没有看到他们,仍然是一个劲的喊叫着。不一会儿,从水面露出一个绝色女子,两个丫环分立两旁,这正是龙王的小女儿,名唤“命里有。”她一听岸上有人呼唤自已的每字,想出来看个究竟,虾兵蟹将忙跪倒启奏,“启禀公主,这个汉子一直呼唤公主您的名字,我们把他绑了吧!”公主凑到跟前一看,这男子长的十分好看,可爱,顿时生了爱慕之心,便命令兵将们把他带回龙宫。向龙王告知,龙主听到此事。正为小女儿没有一个合适的女婿发愁,一口答应了女儿的亲事,张二自然高兴的不得了,不几天龙王选择了黄道吉日。为他们筹办了婚享,就这样,一对青年男女成了终身伴侣。
光阴似箭,张二和公主结婚已是数年。张二很想回故乡看望。因此就告别龙王。临走前,龙王给张二一把宝扇“回去后衣食住行不便,一切向宝扇要好了!”张二谢过龙王,接过宝扇和公主二人备马乘车,双双向故乡奔去,
不几日,回到原来的村庄,一切如故。他们见到哥嫂问寒问暖。张二念哥弟情份,不纠往事。张大见弟弟自觉理亏,红着脸问起弟弟成家的经过。张二说了,他见哥哥仍然很穷,取出宝扇,冲着宝扇说了,又扇了儿下,楼房、金银、用具应有尽有。老大喜欢的不得了。心想:我何不借用弟弟的宝扇,多扇儿下。丫环,仆女,楼台亭阁、地亩庄园、金银财宝不都有了吗?于是他对张二说:“弟弟让哥哥来。”他接过宝扇,嘴里念念有词“金银财宝。丫环仆女.....!”他使出全身力气,拼命的扇呀!扇呀!他静眼一着,眼前光秃秃的一片,连原来仅有的家财也扇得一干二净。
讲述人:李老才,男,46岁,农民,初中
搜集人:李宝坤·男,40岁,干部
流传地区:长葛北部一带
中国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发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真与思考。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持续更新人物河南省民间故事……(年收录)后续继续更新中国各省民间故事,有兴趣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