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去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曹操迎回汉献帝,为何定都小县城许昌,而不是老牌都城洛阳
自何进迎董卓进京之后,东汉的局势已经彻底败落,数百年的刘汉王朝,也已名存实亡。值此乱世,群雄并起,当时十八路诸侯,恐怕谁也没有料到,最后夺得天下的,是一个宦官养子之后的曹魏。
枭雄曹操是何时奠定逐鹿中原的基础呢?恐怕还是从他决定采取手下谋士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建议开始。
毫无疑问这是一手绝妙好棋,但是被曹操抢占了先机。可是,曹操去洛阳迎来了汉献帝,为何不在洛阳定都,而是选择许昌这个小县城呢?
两千余年的古代封建社会,曾有20多个*权在洛阳建都,足见洛阳地利之优越。但是当时天下未定,没有统一的趋势,而是纷争的开始,如果曹操以洛阳为根据地,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
当时十几路诸侯,谁都想夺取天下,但是谁也不敢先出头。董卓霸占了洛阳,于是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实力雄厚的董卓依然是狼狈而逃。
袁术率先称帝,各路人马群起而攻之,曹操迎汉献帝的时候,实力并不突出,此时的他,肯定不能冒头,成为一众诸侯打击的对象,所以无论是*治策略还是战争策略,将洛阳定位根据地都是一招昏招,以曹操的聪明才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还有就是经济原因。曹操前期资金实力并不雄厚,一直为粮草发愁,这也是为何曹操崛起之初,总是追求速战的原因,甚至专门设立了“摸金校尉”这一兵种。而洛阳已经被董卓付之一炬,如果定都洛阳,百废俱兴,一切都需要曹操拨款建设。
洛阳在当时可谓最为繁华的城市,如果要恢复火烧前的宫殿和各种建筑,所需要的财货,是曹操无法承受的,曹操做事,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追求性价比,而不是像袁氏兄弟一样追求面子工程。
曹操绝对不会去花大价钱占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洛阳。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曹操已经在许昌附近实行了屯田制,并且已经初具成效,让曹操放弃许昌屯田的大好形势,转而投向洛阳这个无底之洞,简直是自断后路。
还有便是曹操的下属,多定居在许都,为了笼络这些谋臣武将,在居所方面,曹操也是下了一番心血的,如果迁都洛阳,曹操这边,需要全盘出动,再次安定这些下属将、臣,又是一笔大支出,若将汉灵帝迎至许昌,几乎没有任何损耗。
另外,曹操的势力范围,就在兖州、并州、青州一带,彼时的许昌大概处于曹操势力的中心地带,他在此可以很好的统筹全局。进,可向西北方向扩展;退,许昌为中原腹地,周围重重屏障,依山靠险,大可高枕无忧。
所以,无论是从*治意义,还是战略意义,又或者是处于经济的考虑,以及自己以后的发展,都不可能定都洛阳,而舍弃许昌这个对他发展及其有利的“风水宝地”。直到建安十八年,曹丕登基之后,才正式定都洛阳,因为此时曹魏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所以,曹操能够在风云激荡的三国脱颖而出,并非是偶然和运气,每个成功的背后,必然建立在努力和智慧之上,从曹操放弃洛阳定都许昌,便能看出他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