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四口砖井,井口平砌若干层,这是向我们展示
TUhjnbcbe - 2023/10/11 17:51:00
北京扁平疣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314/8744643.html
两横平行,两竖平行,一撇一竖,造就了一个汉字:井。“井”字寥寥四笔,能滋养生命,灌溉农田,还浇灌出了一种文化。如果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当于现在的网络系统,那井文化确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啊,这说明井文化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把水井归人建筑类事物,那么,评选最经久的古建筑,也就非它莫属了;淹没地下的古井。建筑考古的专家们,通过夯土推想早已荡然无存的地面建筑,凭借几个埋柱的孔洞勾勒宫殿复原图,如此勉为其难,是因为远古时代的大房小屋,已被时光抹平。时光却不能抹掉古老的井。它们天生就是凹于地表的。它们可能被掩在若干文化堆积层之下,但不妨把那掩埋看作是覆盖着冬小麦的雪被子,它们也可能被填塞,但就如一个陶罐,罐外有厚厚的土围护,罐里再做一些填充,那真是可以地久天长了。于是,除了许许多多仍在素面朝天的古井,考古的发掘还挖出了大量的水井。要看殷商时期的建筑造型吗?请看复原图,请看根据复原图重新搭建的房屋。这全是推想出来的?别不满意。能有这些,还要感谢建筑考古专家们呢。若不是他们苦心孤诣,即便一纸借助于想象的复原图,也无处可寻。古井则不同。要看商代的井,就请看好了。河北省藁城商代遗址的古井,井深近六米,井底支护四壁的木构方框,当年跌落井下的汲水陶罐,有的陶罐颈部的并绳还那么拴着,这样一眼商代水井,真切切,活生生,让今人与多年前的汲水者,俯视相同的井深,相同的井壁,相同的汲器。因此,可以这样讲:比起那些墙体无存、构件难寻的房子来,大地保留下的古井,真是完整且又完好。这就形成了一种优势。水井的这种优势,使得它的发展脉络,它的分门别类,直观地比较清晰地展现在今人面前。土井、瓦井、砖井、石井,土井的身份最卑贱。20世纪70年代,扬州对唐城手工作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砖井四口,土井一口。土井井口用砖平砌,井壁为灰*土。河北易县城东南的战国燕下都遗址,当年燕太子丹易水之畔送荆轲的地方,燕昭王高筑*金台、广招天下土的地方。50年代在这里发现陶制井圈,均为几节竖接在一起变成了套叠成井的模样。这样的瓦简井,90年代初在山东沂水县城北15公里处也有发现。这一古井,石砌30厘米高井口,水井直径70厘米,井深1.9米,由四层陶制井圈叠起。关于这类瓦筒井圈,《鸡肋编》有所记录。此书作者庄绰,作为宋朝的地方官,曾仕宦于南北各地。在今河南许昌,他看到掘地挖出的古井,井圈一层接一层,庄绰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蒸锅的笼屉。他对井圈充满新奇感,称为“世罕此制”,不知是哪个时代的凿井技术。后来,庄绰被派往西北,见“边寨皆流沙,不可凿井”,他就向人们传授井圈技术,获得成功。其实,在庄绰的时代,南方也还在使用瓦筒井。在厦门海沧镇上瑶村,年抢救性发掘一口北宋水井,属瓦简井类型。此井深三米多,上半部直径60厘米,下半部直径40厘米,剖面如一个倒立的酒瓶。倒立酒瓶的瓶颈部分,垂直叠砌两节红陶小井圈。小井圈上部叠砌楔形砖,形成斜面井壁,扩大井的直径。再向上,叠砌红陶大井圈,构成垂直的上部出壁。在大、小井圈之间,以楔形砖做直径变化的过渡,这种造井技术比起单一直径井圈的垂直套叠,复杂了很多。在古时,砖井也是广泛使用的水井。扬州的唐城手工作坊遗址,除一眼土井外,同时发现四口砖井。砖井井口平砌若干层,接下去竖砌成圈状。砖砌的内壁,抹一薄层白灰泥。说了这么多,才发现古老的水井,是在向人们展示象形文字是怎样写成一个“井”字的。因为之前人们造井都是根据“井”文字来的,但也可以这样说,井的象形文字是根据井本身的形状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到今天,我们见到的井少之又少,那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井很少出现在城市了,但不少农村还是有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口砖井,井口平砌若干层,这是向我们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