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各国争当创始国 亚投行“朋友圈”拓展
最近,“朋友圈”拓展最快的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莫属。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赶在3月31日这一截止日期之前提交申请。截至目前,亚投行“通讯录”里的“好友”已经超过40个。而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部长雅各布·卢也赶在30日表示美方希望与亚投行合作。
最后时刻纷纷提出申请
国际社会对亚投行及其前景一致看好。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Stephen P·Groff表示,目前任何形式的投资对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都是市场所需要的,亚洲开发银行将很乐意与亚投行协调和合作;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则认为亚投行给丹麦参与扶贫项目提供了机会;日本《每日新闻》焦急地呼吁本国尽快参与其中,并指出若不主动参与,将是日本的损失。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亚投行的朋友越来越多,根本原因在于其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历史和时代趋势。“亚投行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一种正确的义利观,这恰恰是时代所需要的。”张茉楠说。
态度转变源于互利共赢
不难发现,亚投行的“小伙伴”们来源非常广泛:既有中国家门口的邻居,也有千里之外的朋友;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
专家认为,正是互利共赢的理念让很多西方国家转变了对亚投行的态度。“在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中,美国是事实上的‘一家独大’,美国的很多盟友并未在相关组织中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而如今,多元化的参与机制,每方都有相对的话语权是时代的潮流,因此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才能够对这么多西方国家产生吸引力。”张茉楠称。
“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公路、铁路、机场、物流、港口等很多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其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对这些国家来说就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张茉楠分析,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每年8000亿美元。
中国不会排斥任何国家
加入亚投行有什么门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给出的答案诚恳而明确。
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表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担当。中国将遵守国际通行准则,不会以老大自居。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中国将会单方面稀释自己的股份。
专家分析,亚投行是为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框架的不足而产生的,因此不会排斥任何国家。中央*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赵磊指出,亚投行贷款重点服务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而现有其它开发性金融机构重点则在于减贫。亚投行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既是互补关系,也是良性竞争关系,但竞争的不是霸权,而是市场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