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童心,护成长。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防拐骗能力,切实守护孩子们健康安全成长,4月26日下午李奕洁妈妈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拐骗安全教育”讲堂。
模拟情景进入主题奕洁妈妈通过这二个情景带入,发现孩子们很热情,得到了很多孩子们的邀请,但是孩子们的热情大于防备。经过分析,孩子逐渐明白刚认识不到1分钟,不了解对方,是陌生人,给孩子们提示下,孩子们瞬间有了防备意识!
剖析“坏”人特征并互动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以貌取人”,很容易相信陌生人,带着孩子们分析“坏人”的特征,同时分享了怎么慧眼识别“坏人”。
误区一:长得和善的人就是好人吗?
不是。坏人也会很和善、很亲切、对你很好!为了让你相信他是好人,他一定会表现得非常友善。不要单从穿着,年纪,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有时候穿着整洁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年长和善的老人也可能会犯罪。
误区二:坏人都是男性。
有调查显示女性罪犯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大家千万不要印象中“阿姨比叔叔文明”就对陌生的成年女性放松警惕。不要随便接受陌生女性的食物玩具等。只要对方是陌生人,无论对方长成什么样都不要和对方走。
并告知孩子,“坏蛋”不会写在脸上,不管是男女老少,只要是陌生人,我们大胆说不。
接着向孩子们展示了三点坏人惯用的伎俩,奕洁妈妈通过真情演绎的方式向同学们演示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入木三分的演绎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迅速辨别“坏”人。
“同学们,如果遇到了陌生人给你糖吃该怎么办?”“当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当我们与家人走散,有陌生人说带我们找家长该怎么办?”通过一个个现实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入手,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踊跃举手回答,分享自己的好办法。
锦囊妙计要牢记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如果被坏人拐骗了,可不能束手无策,别担心,教给孩子们五个基本技能,同学们可要记牢哟!
1.外出时和家人做好约定;
2.牢记自己家庭成员的手机号码,如果无法按时回家打电话告诉家人;
3.如果外出时家里没人,可以给家人写一张留言条,告诉他们自己的去向;
4.要学会辨认警务场所,以及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的穿着特征,遇到困难时优先向这些穿制服的人求救;
5.独自一人在家时,锁好门窗,不给任何陌生人开门,认识的人也最好不开门。
在欢声笑语中,以防骗安全歌结束本节课堂,让防拐骗知识时刻伴在同学们身边,走进同学们的心中。最后,班主任李老师对这次课堂进行了简单总结,班主任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积极参与“防拐骗”课堂的热情,同时鼓励同学们要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次“防拐进校园,护航伴成长”的家长进课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防拐骗的应对辨别能力,我们要时刻紧抓防拐骗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孩子们牢固树立防拐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编辑:李瑞娟
审核: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