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众多古都里,勉强算得上“两朝古都”的许昌实在牛气不起来。差距在那里明摆着,同为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同样为古代都城,洛阳十三朝,开封八朝,安阳七朝,郑州五朝,南阳更是号称“华夏始都”、“九朝发祥地”、“五朝定都地”、“七朝迁都目的地”,面对这些牛气冲天的兄弟城市,仅仅做过夏朝临时都城和东汉末期都城的许昌似乎没有太多吹牛的资本。
其实,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的许昌也不至于妄自菲薄甚至自废武功。毕竟,这里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下更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其拥有的史前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寺庙建筑文化、钧瓷文化内涵丰富、自成系列。
我曾三次前往许昌,前两次一走而过,最后一次是年11月下旬。这一次,抽空在市区几个历史人文景观简单转了转,对这座气候特点、生态环境更像南方的北方城市有了那么一丁点了解。
是的,在我去过的河南各地级市中,除了位于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上的信阳与南方城市无异,许昌的气候尤其是植被与南方相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北方城市一般很难见到的花草树木,林木植被也明显比其它北方城市长得更为丰茂。
当然,这并非许昌的突出特质,以曹操为标志性人物的三国文化,才是这座城市最厚重也最靓丽的名片之一。事实上,行走在许昌的大街小巷,曹操的影子或影响可谓无处不在。
东汉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年8月,曹操亲自到京都洛阳迎接汉献帝,处于没落中的大汉王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并在这里逐步衰落直至寿终正寝。
在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假借辅佐天子之名行窃国篡权之实,把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榨干吃净,只能屈辱地成为曹操、曹丕父子的傀儡和工具。
公元年12月,也就是曹操去世大半年之后,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曹魏(又称“前魏”、“先魏”)政权并定都洛阳。次年,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为由,改许县为“许昌县”,“许昌”因此得名并延用至今。
尽管并未实际做过曹魏的都城,但因兴起于许昌,曹魏政权以长安、谯(今安徽亳州一带)、许昌、邺(今河南安阳市北和河北省临漳县一带)、洛阳为五都。也就是说,许昌的“魏都”之名其实是有水分的,只能算是名义上的魏都,万万不可当真。
那天在许昌闲逛时,先后去了曹丞相府、春秋楼、灞陵桥等地标性景区。
与开封、洛阳等河南古都相对成熟的旅游开发相比,许昌对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显然要稍逊一筹,或者说差距巨大。从我所看到的景致看,无论是开发理念和规模效应,还是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许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让人费解的,莫过于混乱的旅游管理模式。景区建设水准差一点也没啥,古香古色、原汁原味就好,但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那天,无论是在曹操处理军国大事、起草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的曹丞相府,还是在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包括城区的主要街道两旁,满眼尽是造型丑陋、褪色严重、破败不堪的花灯,甚至连曹丞相府和春秋楼的围墙都贴满了花灯元素的外皮,乍一看,满城纸牛纸马纸人,以为到了什么祭祀场所,心里那股别扭劲,实在难以言表。
一打听,才知这是许昌当年元宵灯会的杰作。想来算是得意之作,或者想要发挥或形成花灯的长期效应、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决策者或管理者一合计,元宵节后花灯不拆除,全年全时展览。
无权亦无意评价此举的高低是非,不过从实际观感看,形成的宣传效应或效果似乎有些南辕北辙,那些无处不在的蹩脚花灯,更像是小孩子们弄出来的低层次卡通,加上长期氧化卖到色彩近无,不但毫无美感可言,多少还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相对而言,因为景区内没有蹩脚花灯的干扰,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的灞陵桥景区倒是显得古朴和安静了很多。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矗立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为关羽“千里走单骑”的出发之地。此桥高于水面3米多,为三孔青石桥,桥长90米,桥宽能并行两车,两岸杨柳成行;桥旁有《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碑文讲述了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褒扬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
年9月25日晚草于天津河东,9月30日晨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