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那个90岁的老父亲告诉我,我做梦都在等
TUhjnbcbe - 2025/2/11 17:48:00
                            

原创张振华方圆收录于话题#政法笔记8个

如果消除了买方需求,那么拐卖人口就无利可图,自然也就会随之消失。彻底消除拐卖现象,并解决被拐卖儿童的抚养问题,则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记录者:张振华

最近,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历经14年终于找到儿子的新闻,引发舆论对于拐卖儿童犯罪问题的再次热议。

做了6年政法记者,我采访过的绝大多数案件随时间的流逝和报道任务的终结,已渐渐地被搁浅在记忆深处。但有两起打拐案却令我至今难以释怀。这两起案子,除了引发了我对打拐工作与拐卖儿童现象的深刻思考、探索,也让我学会了等待与希望。

90岁的老父亲在院子里竖起国旗

年7月7日,我到山东枣庄采访一起非常特殊的打拐案。90岁退伍老兵罗凤坤家住在峄城区阴平镇罗山口村,是一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

一进入村子,隔老远,就看到了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是十多年前罗凤坤带着在枣庄的两个儿子在自家院子里竖起来的。

采访时,罗凤坤对我说,这面旗代表国家和政府,他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国家和政府给他的。在寻找儿子罗亚军的日子里,每当看到这面旗,他心里就有了力量,就觉得儿子一定会找回来。

十多年前,罗凤坤在院子里竖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说,看到这面旗,他心里就有了力量。

罗凤坤的二儿子罗亚军是58年前丢失的。

年1月,32岁的罗凤坤和妻子带着12岁的妻妹,抱着二儿子罗亚军,从岳母家返回驿城区,在枣庄市薛城火车站候车。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他们要在候车室等一夜,第二天早晨才有车回驿城。

夜深了,大家全都睡着了,1岁半的罗亚军一直由罗凤坤的妻妹抱着睡觉。夜里2点,罗凤坤突然被妻妹的尖叫声惊醒,罗亚军不见了!大家赶紧寻找,可是,这一找就是58年。

儿子的丢失是罗凤坤和妻子一辈子的痛楚。寻回罗亚军是罗凤坤大半辈子的坚持,也是这个家庭三代人的共同心愿。

“我90岁了,我做梦都在等儿子回家的这一天,我等到了。可惜,我老伴看不到了,我比她幸运。”罗凤坤拉着我的手,哭一阵子笑一阵子。

罗凤坤是痛苦的,他与儿子分别58年,直到90岁才见到儿子。罗凤坤也是幸运的,一家人58年的等待与坚持终究还是迎来好的结果。

27年的等待与寻找

其实,4年之前我就采访过一起打拐案件。那是我第一次采访打拐案。

年12月21日,我去湖北省麻城市采访曹先金一家。

我走进曹先金家所在小巷时,小巷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欢迎回家”的大红横幅依然挂在巷口,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曹家人迎接儿子的激动。

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半,在麻城市公安局技术室主任陈向阳、刑侦队长胡刚等民警陪伴下,曹家儿子曹进城回到阔别27年的家。

年11月7日上午,4岁的曹进波和邻居家3岁的男孩何双林用小推车推着两岁多的曹进城,在家门口附近开心地玩耍。一个60岁左右的男子突然上前抱起曹进城,对另外两个孩子说:“我把他抱到你家大人那里去哈。你俩就在这里玩儿。”说完,便将曹进城抱走了,从此没了音信。

发现曹进城被陌生人抱走,曹先金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发动起来,找遍了整个麻城。接到报案的警方也迅速展开寻找行动。然而,27年来却毫无音信。

每隔一段时间,曹先金夫妇都会到麻城公安局刑侦大队,打听案件进展情况。平时,只要听说哪里有捡到孩子的,曹先金夫妇也一定会赶紧赶去辨认。

案件的转机发生在年7月17日。那天,一个河南口音的小伙子来到麻城市公安局,说自己叫路玉龙,家住河南省许昌市农村。他告诉民警陈向阳:我父亲说,我是年10月左右被他从一个60多岁的男子手中花元买来,抱回家的。

年8月7日,DNA数据比对给出结论:路玉龙与曹先金夫妇确是亲子关系。27年的坚持与期待,是支撑曹家人的最强劲信念和动力。27年后,曹家人终于等到了曹进城回家,一家人骨肉团圆。

“找到”并不等于“找回”

回顾和梳理采访过的拐卖儿童案件,在为找回亲生骨肉、终于团圆的家庭高兴时,我内心也有一份深深的纠结和沉重。

每个失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孩子父母承受的痛苦是他人无法想象的。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历经多年的苦苦寻找,终于“找到”孩子后,不少父母发现自己未必都能真正“找回”自己的孩子。

“找到”并不等于“找回”。

不少被找到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亲生父母”,更多的是震惊和茫然。亲生父母拥抱着孩子,泣不成声,但被拐卖孩子却往往是一脸茫然、震惊,或者不知所措。

是这些孩子太无情吗?当然不是。

绝大多数被拐者因为案发时非常年幼,完全不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和被拐卖的事情。当一个普通人突然被告知,养了自己几十年的“父母”成了拐卖自己的“犯罪嫌疑人”,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却为了寻找自己倾家荡产、苦苦奔波多年时,他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他又如何能体谅到亲生父母经历的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痛楚?

团而不圆的痛楚几乎横亘在每个找回孩子的家庭面前,被拐时间越长,这个问题越明显。

不少被拐卖的当事人所受的伤害,没能随着“找到”而结束,甚至有的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加深,不少被找回的孩子,选择依然留在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身边,个别孩子甚至选择拒绝、逃避这个“突如其来的亲情”,跟亲生父母玩“失联”,进行“拉黑”。

对这些父母来说,孩子的丢失成了一场永远的悲剧。这场悲剧里面的伤痕和遗憾,也许一生都无法抚平。

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找到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被媒体追问:“孩子接下来是跟随你们返回家乡,还是留在养父母身边继续生活?”孙海洋说:“我尊重孩子的决定”。

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他将这个选择权给孩子。

事实上,孙海洋的态度和做法是大多数拐卖儿童案被侦破后亲生父母的选择,他们不想让孩子为难。电影《失孤》原型人物郭刚堂,在苦苦寻找24年终于见到儿子后,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而他的儿子也选择留在养家身边。

好在,与电影《亲爱的》的结局不同,孙海洋一家目前已经迎来了真正的大团圆,孙海洋夫妇已经把儿子接回深圳,孙卓也顺利在深圳就读高中。

严查滥用的公权力更为重要

《方圆》记者张振华到检察院、公安局、看守所等单位采访。

随着孙海洋案的热议,有一个现象引发各界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个90岁的老父亲告诉我,我做梦都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