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了最新的中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名单。名单中包括了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其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万,成为特大城市之一。自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以来,郑州便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在郑州从一个县级市成长为全国特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豫中地区的平顶山、漯河和许昌市对省会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你知道他们具体做出了哪些贡献吗?今天小鹏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许昌: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年成立的长葛开关厂,现在的总部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公司主要生产智能型高、中压发、输、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及其配件,交、直流智能充电桩(站),风力发电设备等。公司的产品被应用于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国家卫星发射中心、海阳核电站、黄河小浪底、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内重大工程,还被用于孟加拉、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国内外重大工程。
2,许昌、漯河:并入中原银行
年8月,来自豫中的漯河银行和许昌银行以及河南省内其他11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原银行,总部设在省会郑州市,属于河南省的国有企业。中原银行在年7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刷新了国内金融机构从成立到H股上市的最快记录。中原银行的总资产超过7亿元,自成立以来资产总额增长了三倍多,成为河南省最强大的本土金融机构。
3,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许昌卷烟厂
许昌卷烟厂成立于年,总部设在许昌市,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的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黄金叶品牌卷烟。许昌卷烟厂是一个现代化的卷烟生产企业,占地近亩,年产量达到60万箱。这个企业是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税收大户。漯河卷烟厂的情况也相似,年被并入郑州卷烟总厂,占地12万平方米,年产能达30万箱。
4,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成立于年4月,现隶属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专业地勘单位之一。四队拥有辉煌的历史,年更名为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驻地平顶山市,年3月迁至郑州市。四队拥有多名员工,曾在全国十二个省进行地质找矿工作,累计查明煤炭资源49亿吨、盐矿资源27亿吨、铝土矿1.2亿吨。
5,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起源于漯河市第一造纸厂,成立于年,现有分支机构众多,拥有多名员工,总资产近60亿,是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享有“中国草浆第一股”的美誉。公司产品涵盖生活纸、包装纸、特种纸、文化纸四大纸种以及湿巾、纸尿裤、护理垫、口罩等。银鸽集团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一个省级特种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一座全部采用亚临界参数机组的百万级火力发电企业。拥有四台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70亿千瓦时,电能输出至华中电网。姚孟发电公司,原为平顶山姚孟电厂,公司总资产达到30亿元人民币,隶属于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电力公司,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是平顶山市的GDP和税收重要贡献者。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关键元素是科技、劳动力和资本。豫中三市的公司迁至郑州或归并至设在省城郑州的公司,便是资本的体现。众所周知,河南省内除了郑州,其他多数城市的常住人口都在减少,豫中三市也不例外。来自平顶山、许昌和漯河的人口外流,不仅仅是向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移动,还有不少人选择了省会郑州,这也为郑州提供了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资源优势。
对于日益显著的强省会战略如何看待?
无论是否认同,河南省已经采取了以单一核心城市为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湖北、四川、陕西、安徽等多数省份亦有体现,这些省份虽经济总量不如河南,但也孕育了武汉、成都、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对各自省份的经济拉动作用巨大。火车快的原因是靠前面的车头带动,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至河南就业,并集中更多的科研和企业资源。因此,对河南的强省会战略无需过度忧虑。
猜一猜:这是哪座城市?
除了我们所讨论的豫中三市的贡献,你还知道他们对省会郑州有哪些其他影响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补充。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