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我每天都带孩子来这里做小儿推拿。孩子开学后要放学才能过来,医院时基本上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医护人员从来没有不耐烦,每次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致地进行治疗。这里的医护人员真是太好了。”医院儿科二病区,冯女士总是赞不绝口。
其实,冯医院儿科二病区的关系远不止如此。冯女士的孩子4个月时被诊断患有脑损伤,在该科治疗6个月后病情恢复。6个月的时间,冯医院儿科二病区有了深刻的印象,也与该科许多医护人员成为好朋友。从那时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里,只要孩子身体不舒服,冯女士就会带着孩子来到该科。
孩子抵抗力较差,经常感冒、发烧,春节期间又出现饮食不好等情况,医院儿科二病区开展了小儿推拿,冯女士便带着孩子前来治疗。“我就是信任这里的医护人员,他们技术精湛,对孩子也好。带孩子来这里看病,我很放心。”冯女士说。
“作为一名儿科医护人员,必须要有爱心。”医院儿科二病区主任田霞告诉记者,该科医护人员把全部的爱献给了患儿,用爱呵护生命,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医院儿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每周要坐诊3天,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接诊多名患儿,从早上8时到下午6时,中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多给患儿看病,他坐诊时不敢喝水,也没有时间喝水,为的是减少如厕的次数。
“孩子生病后,家长都比较着急。而且,有些家长大老远带孩子来看病也不容易。我们自己辛苦一些不算什么,只要能让患儿尽快得到诊治就好。”**的话代表了医院儿科二病区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声,朴实的话语中也饱含着对患儿浓浓的爱。
在医院儿科二病区,类似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为了保障患儿健康,医护人员几乎没有正常下班的,加班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医护人员彻夜不眠地守护在患儿的病床旁,却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医护人员带着孩子值夜班,忙碌的时候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值班室里睡觉……
田霞深知,把爱全部献给患儿,一方面要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守护患儿健康。
在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规范诊治的同时,医院儿科二病区将儿童保健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矮小症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身高偏矮,但只有一小部分会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病。还有不少家长误将“矮小”当成“晚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矮一点儿没关系,以至于错过了矮小症的最佳诊治时期。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但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非常少。
“从年开始,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较多的矮小症患儿,医院进修学习,专注于矮小症的诊断和治疗。”田霞对记者说。
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医院儿科二病区开展了骨龄检查、生长激素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头经核磁共振检查及染色体检查等多种检查方法,根据检查结果,采用注射生长激素或补充甲状腺素等方法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科在矮小症诊疗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年,许昌市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田霞担任主任委员。同时,医院儿科二病区还可以通过量表检查的方法,对0到6岁儿童进行神经心理行为测定,了解孩子的运动、心理发育等情况,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非常大。虽然如此,医院儿科二病区医护人员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与孩子们在一起,我们觉得很开心。如果哪一天突然离开这个岗位了,我还真是舍不得这些孩子们。”医院儿科二病区护士长周趁芳动情地说。
他们与患儿没有血缘关系,却把全部的爱献给了患儿,悉心守护着祖国的花朵。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专科精英田霞: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二病区主任,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昌市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许昌市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7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科急危重症的诊治。
袁小锋:主治医师,对儿科常见病、急危重症的诊治有丰富经验,擅长0到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及指导、喂养指导、儿童期心理行为筛查与干预,以及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
孔蕊: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小儿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以及生长发育落后、性早熟、长期咳嗽、发热、多汗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慧:主治医师,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在小儿惊厥、脑炎、肺炎、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的诊治和儿童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赵宝玲: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免疫系统疾病,并致力于儿童喂养指导、合理运动等宣教工作。
(转自许昌日报)
◆◆◆◆◆
扫描下方